潘晨希,女,1998年2月出生,陕西省西安市人,中共党员,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202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先后担任2016级英语1班团支部书记、延安大学学生会组织部干事、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生活部委员;在部队期间担任北部战区海军青岛基地通信站话务分队领班一职。在校期间曾获荣誉如下:
校内荣誉:延安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团知识竞赛三等奖、“美德青年”荣誉称号、延安大学厨房开放日活动中被授予“优秀工作人员”荣誉称号、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为学院及学校附属中学捐赠防疫物资被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及延大附中所报道。
校外荣誉:北部战区海军青岛基地优秀义务兵并嘉奖、2022年西安市未央区草滩街道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
一、千锤百炼,在部队是优秀战士
2017年9月,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秋意深浓,巍峨的宝塔山下,延大学子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整装待发朝着热情的军营奔赴而去,而她正是其中一员。收到入伍通知书那一年,她刚读完大学一年级,她被分配去了我国北部战区海军青岛某基地,在那里开启她的军旅生活。初入军营,作为新兵第一课便是整理内务,从如何叠好一床标准的豆腐块军被开始。那时候她才知道这样规整的被子原来叠起来这么不容易,期间很多次因为被子不符合要求被班长批评过,日复一日,在她的努力下终于摆脱了叠被子困难户的称号。新兵连三个月,为她之后两年的军旅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三个月期间,进行着严格的队列训练、战术训练、投掷手榴弹以及实弹射击,这些训练过程中她不断的受伤,伤口结痂后又继续擦破,但是她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军人,一定是要不怕苦更不怕死,因为成为一名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军人是她一直以来的追求。三个月后她被授予了列兵军衔,随后便被分到了青岛某基地通信站去学习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通信兵,每一个军线号码,每一条规章制度都要铭记于心,用心去背记,她深刻知道这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的必经之路。在业务班长的帮助下她努力着不断的学习、训练,业务水平达到了高水准,被班长推荐代表她所在单位去参加舰队的业务考核,取得舰队第四名的优秀成绩,受到了连长和导员一致的好评。在专业素质考核、体能测试、民主评议等三重评估下,在2018年度她获得了优秀义务兵并嘉奖的荣誉称号。
对她而言,她一直很庆幸在自己最好的年纪去了军营这个大舞台,并且说这是她前半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在那里,不仅仅锻造了身体,磨砺了意志,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成长,还收获了一份份珍贵的战友情。她曾说,跑不完三公里的时候是身边的战友们在耳边鼓励着她,陪着她向前冲;身在外地想念家乡的时候,战友情给了她家人的温暖;在她获得荣誉时,是她的战友们站在她身旁共享这份喜悦。每一位战士都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却在军营这个大家庭相遇,给了彼此未曾有过的战友情,无论是当初还是退伍后都不会忘记过彼此,生活中有任何的困难,也都会是彼此坚强的后盾。而经过这千锤百炼,她的确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
二、保持本色,做人做事皆楷模
校内争做榜样。当下,她已是一名在校的退伍大学生了,退伍不褪色,现在的她不仅仅是一名大学生的身份,还是一名退伍军人,更是一名中共党员。在校期间,始终牢记在军营中所学到的优良品质,并且要发扬军人那种不怕苦的精神作风,在校尊师敬长,团结同学,协助学院老师对每一届的入校新生进行征兵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到军人这个神圣且光荣的职业。2019年随着武汉疫情的爆发一直在发酵,同时也波及到了全国各地,学校也开始了停课线上教学。2020年5月,在党的领导下全国疫情得到了控制,学校也开始准备复课复学。疫情期间闪现了无数的榜样,他们是冲锋在前的医护人员,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她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就在这个特殊时刻发挥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为自己的学院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开学之际的关键时刻,她为外国语学院师生捐赠防疫物资口罩1500只,为延安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捐赠口罩300只。她说希望用自己力所能及的绵薄之力帮助到身边的人,她认为做实事才是一名军人优良作风的体现。
校外尽显担当。她在2022年西安疫情大爆发期间冲锋陷阵,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是一名退伍军人,并且生长于西安这座城市,她也是西安的市民,她说一定要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在西安疫情暴发封城期间,她不畏艰险,报名参加西安市未央区草滩街道疫情防控志愿者,在此期间,她配合街道党委对社区居民进行“发放蔬菜”“敲门行动”“维护核酸排队秩序”“对社区孤寡、残疾老人特别关注”等工作,她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圆满完成了本次疫情防控,并且荣获“西安市未央区草滩街道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她说自己也是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一份子,但是军旅生涯为她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她所获得的每一项荣誉都在鞭策她往后要做的更好。每个人生来平凡但也可以不平凡,只要肯踏踏实实的努力,并付诸行动,相信可以实现“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