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介绍 | 教育管理 | 就业创业 | 奖励资助 | 国防教育 | 心理健康 | 队伍建设 | 权益平台 | 下载专区 | 延大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管理>>自主管理>>正文
延安大学关于深化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2016-05-10 17:32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 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 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 见》(中发[ 2004 ] 16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 育部令第2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 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 作,突出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坚持将学校教 育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学生专业水平提升与实践创新能力提 升相结合,综合素质普遍提高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学生 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通过健全学生自主管理组织体系, 优化工作机制、搭建有力平台,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自主管 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 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工作目标

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为目标,推进学生教育管理 和教学方式改革,以实现班级同学和宿舍成员自律、互助、发展 为重点,构建学生在教师的激励、指导及帮助下,自主处理日常 学习、生活、实践等事务的管理模式,形成高效畅通的信息反馈 机制,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自主管理 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人 翁意识进一步增强,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组织协调、实践创新 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工作体系

建立以延安大学学生自主管理指导委员会为统领,学生党团 组织为引领,校、院、班三级学生自主管理组织为主体,学生社 团和其他学生组织为补充的学生自主管理工作体系,强化组织领 导和工作指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作用,切实为学生的成长 成才服务。

一)成立校学生自主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

在校党委领导下,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主任,主 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副主任,学工部、校团委、组织部、宣传 部、教务处、研究生处、科技处、后勤集团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为 成员的学生自主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统筹负责全校学生自主管 理工作的领导,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学工部和 团委人员组成,学工部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担任副主 任,全面负责对学生自主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日常指导。

二)完善校、院、班三级学生自主管理组织

1. 校、院两级学生自主管理组织由校学生会,院学生分会组 成。其主要工作领域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学生权益维护等。下 设办公室、学习部、文艺部、体育部、生活部、实践创新部、宣 传部、科技部、自律部、权益维护部等部门。

具体职责为:办公室负责工作计划、总结,信息上传下达, 活动考勤、档案与财务管理等工作;学习部负责课堂考勤,学习 研讨、学术交流、学业情况调研等学风建设类工作的开展;文艺 部负责学生才艺拓展和艺术素养提高等文艺类活动的开展;体育 部负责早操晨练、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等;生活部负责学生公寓 生活社区管理、学生餐饮卫生、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监督和秩序 维护等日常生活服务等工作;实践创新部负责学生社会实践和创 新创业等活动的开展;宣传部负责学生会各类活动的宣传报道等 工作;自律部负责学生校纪校规遵守情况的监督检查、处分建议 提交和学生会内部干部和学院学生分会的日常工作考核等;权益 维护部主要负责学生舆情收集、联络沟通、意见反馈、学生日常 学习和生活权益维护等工作。

2. 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由班团委员会等成员组成。围绕班级 专业特点、建设目标和学生个人发展规划、兴趣爱好等,将全班 学生划分为若干兴趣小组、学业发展互助小组、学生日常管理及 志愿服务等工作小组,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干部实行定期竞选聘 任制,以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自主管理氛围。

各班级要注重自主管理队伍、制度和文化等建设,积极选树 各类先进典型,及时总结自主管理成功经验,注重以学生团队力 量和班级氛围提升育人效果。

三)健全学生社团和各类学生组织的自主管理功能

1. 学生社团联合会是在校团委的直接指导下,指导管理学生 社团活动、服务学生社团发展的学生协会性组织。其主要工作职 能为:调动各级社团组织及其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开展 有深度、有内涵、有品位、有价值、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不断丰 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组织能力和 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打造第二课堂,搭建服务 平台。

2. 成立以学生公寓为单位,跨学院、班级、楼层的学生公寓 自主管理委员会,围绕公寓秩序维护、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素 质拓展等开展自律、互助、交流活动,打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 生活社区。

3. “小红帽”服务队是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的学生勤工 助学组织,在学工部、后勤集团等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助管、 助研和助教”等自助活动。

4. 学校相关部门指导下成立的其他自主性学生组织,围绕相 关主题开展工作。

四)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

教学系统要积极探索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加强学生自主 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要适 时进行“角”转变,切实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树立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确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服 从和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和考核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优质教学资源, 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课程 教学质量,从而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在教学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以班 级学业发展互助组织为骨干,以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引导学 生与教师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参与问题的设计、 解答和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实验 室等教育资源自主学习、多向发展,全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风气 的形成。

五)发挥党团组织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学生党团组织要不断加强组织建设,重视党团员教育与管 理,不断创新组织活动载体,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党团员形象工程; 通过“支部带、成员帮、活动引”全面带动学生自主管理组织, 做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各项工作,共同营造学生健 康成长的环境氛围。

、运行机制

一)领导和指导机制

1. 校学生会接受学生自主管理指导委员会领导;院学生分会 接受学院党委、团委和校学生会领导;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接受 院辅导员、班主任和院学生分会领导。

2. 校学生会的日常指导由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内容 涉及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等方面由校团委负 责指导,涉及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等方面由学工部负责指导。

3. 校、院两级学生社团分别接受校、院两级团委和学生社团 联合会的指导与管理。校团委聘请有专长的教师担任校学生社团 指导老师,强化对学生社团的工作指导;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给予 指导教师以一定的劳务补助。

3. “小红帽”勤工助学组织和由其它部门指导成立的学生自 主活动组织分别接受学工部和相关部门的指导。

4. 学生公寓自主管理委员会接受校学生会生活部的领导和 学工部、学生公寓中心的指导,。

二)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

建立校学生会、院学生分会、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和学生公 寓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工作信息的定期交流和 反馈机制,健全苗头性问题、重大问题、突发事件的报告机制; 通过完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和例会制度、检查制度等畅通纵向、 横向信息交流渠道,形成多方协同发力的学生自主管理工作网 络。

三)考核评价机制

校院两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建立年度工作总结自评制度; 学生会干部的日常和年度考核在学生会主席团领导下由学生会 自律部组织进行,由同级团委审定。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的工作 由院学生分会组织考核,考核结果由院党委审核确定;班级自主 管理委员会干部的考核由辅导员、班主任和院学生分会共同组织 进行,结果由院党委审核确定。学生社团组织的考核由学生社团 联合会组织进行,并由同级团委审核确定。各级学生干部的考核 结果作为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计入依据和学生推优评奖依据;学校 每年一次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保障措施

一)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学分制方案

由校团委、学工部牵头,教务处、研究生处等部门参与,在 全校学生中实施素质拓展计划,按照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 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知识与创新能力、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6个方面设定指标要求,每项 指标占2个学分,总计12学分。学生参加各类自主管理与素质 拓展活动将获得一定的积分,积分达到标准的可申请认定相应学 分。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最低修够8个学分,未修够学分者,不能 正常毕业。学分认定工作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领导下依托学生自 主管理组织实施,报请教务处审核后生效。

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1.完善学生干部队伍相关制度。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健全学生干部选拔、培养、使用和退出机制, 推行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干部直选和竞聘上岗制度。

2. 明确各级学生自主管理组织的工作纪律。各级学生自主管 理组织开展工作须严格遵守《延安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相关条款, 不得利用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开展违反国家宪法、法律等非法活 动。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的组织和个人,学生自主管理指导委员会 将依据相关条例予以处理。

3. 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培训。校学生自主管理工作指 导委员会要统筹制定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工作能力提升计划;指导 委员会办公室(学工部、校团委)要根据学生干部实际,统筹组 织好对校、院两级学生会干部的业务培训。学院党、团委具体负 责本学院学生分会干部和班委会干部的培训。培训工作要突出计 划性、针对性、实践性,确保学生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可以适应学 生自主管理工作需要。

(三)加强条件保障

1. 学校将创造条件,以日常办公和活动开展两种形式给予各 级学生自主管理组织一定的经费支持。学生自主管理组织所需活 动经费一般应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申请。

2. 学校将逐步为学生自主管理组织解决必要的工作场所、活 动场地和一定的办公设施。

3. 学校教科研工作要将自主管理课题研究列入重要日程,挑 选专人从事自主管理案例搜集、经验总结、课题申报等工作,以 科研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六、工作要求

一)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我校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 容,各有关单位和学院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从提升育人质量 的角度出发,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 性。

有关单位和学院要转变观念,拓宽路径,充分发挥 学生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广大教师、辅导员、班主任 的引导、协调与服务作用,力争让每一名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找到 自己的角色和成长进步的空间,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及时总结 完善,并在全校推广。

各有关单位和学院要紧密配合,协同联动,全力做好 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和指导工作,做到放手而不放任,确保自主 管理工作科学、有效开展。

 

关闭窗口

延安大学党委学工部  学生处  武装部   

地址:延安大学新城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
电话:0911-2650046  邮编:716000    

电子邮箱:yadxxsc@163.com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